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08-02-27

 

                                               金門貝類的利用

        金門貝類出土後,經考古學家研考後,發現於六千餘年前人類,即

已知如何使用貝類,除食用外,並應用在生活週遭之飾品、裝飾及建築

等應用。

食用方面:

一、人們利用退潮期間,將採集之貝類,並攜一些海水返家,將貝倒入

  其中吐沙後,放於鍋中煮熟,即利用細針將螺肉挑出,直接取用或

  運用爆炒之方式,加入一些調味料、蔥蒜、辣椒。

二、雙殼貝類如海瓜子、竹 、公代等以及腹足貝類的錐螺、鳳螺、燒

  酒螺等,也是如此亦與排骨、甘貝或其他食品等置於甕中,共同烹

  煮及水煮沸放入文蛤或花蛤與薑,同烹煮成湯飲食,亦有應用雙殼

  貝類仍然處於活動狀態下,將已調味後之鶸糯米裝入其中,而將其

  煮熟食用。

三、牡蠣是金門貝類最大產量,迄今已有近四百年之歷史,早期人生活

  較為清苦,將牡蠣煮熟後晒成「蠔乾」或為保鮮食用多日煮成

  「蠔仔鹹」而使食物不易腐敗及製成「蠔油」,或待蠔仔長大後,

  利用碳火直接燒烤食用等多項食品。

四、血蚶、九孔運用於身體欠佳,為一項重要食療之用。早期利用灶火

  之餘溫,將其置放於器皿中,悶熟後,擣成粉碎,加入中藥一起食

  用,以改善體質。

飾品方面:

  將食用後之螺貝製成裝飾品如小鳥、籃中的小雞、相框中的貝蝴蝶

以及香爐週緣用貝殼貼上裝飾美觀等多項飾品。 

建築方面:

一、運用牡蠣殼燒成貝殼灰,金門傳統閩南建築應用到貝殼灰甚多,為

  防止牆壁粉刷後容易出現小烈縫,將細沙、貝殼灰加入細 及水

  後,再使用木棍將其用力樁擣均勻,作為牆壁粉刷、磚或石材間扎  

        縫填實之建築材料。另牡蠣燒後,篩選較粗糙顆粒,也應用在建屋

  地基結構與棺孔擣牆之用。

二、「樁墻」金門傳統閩南建築之墻壁分為三層:內墻應用到紅泥土磚

        砌牆,外牆使用紅磚、石材或碎瓦片砌牆,另中間層用紅泥土、碎

        瓦片、螺貝及牡蠣加水混合後置入,再用木樁將其牆壁夯實,作為

  牆壁之建築材料。

(上左圖)利用牡蠣殼與紅泥土及螺貝混合, 作為建築房屋基座之堅固與防止滲用。

(上右圖)碎瓦片、螺貝與紅泥土加水混合製 磚砌牆情形。

(左圖)應用石灰、麻、細沙或糯米樁搗後,作為粉刷牆面減少龜裂或用於砌磚、結

                合與裝飾。

(右圖)利用血蚶及燒酒螺將香爐外圍作點綴美觀裝飾。

                                   

                                 花青螺Notoacmea schrenckii (Lischke, 1868) 

                                 花青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1.0mm,殼寬16.0mm。 

中文俗稱:披子、淺戳仔,Huang (1994)稱之為史氏背尖貝。

英文俗稱:Schrenck’s Limpe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青螺科Acmaeidae。

外殼特徵:貝殼呈低笠形,殼小型,殼口橢圓形,殼頂偏向前方,殼表有很細的放射肋及褐、灰雙色交錯的放射斑紋。殼內面灰白色,身體肌痕顏色亦相似,殼外緣有一圈褐、灰雙色交替的明顯色環。

生態環境:主要附著於潮間帶的岩礁上。

地理分布:韓國、日本以南、中國沿海到台灣海域一帶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數量相當豐富,曾被歸隸在PatelloidaCollisellaAcmaea等屬中,雖然後面種名相同,也被視為同種異名。

 

花帽青螺Patelloida pygmaea (Dunker, 1860)

                                      花帽青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3.0mm,殼寬10.0mm。 

中文俗稱:披子、淺戳仔,Huang (1994)稱之為矮擬帽貝。

英文俗稱:Pygmy Limpe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青螺科Acmaeidae。

外殼特徵:貝殼呈高笠形,殼小型,殼口卵圓形,殼頂偏向前方,殼表有較粗的放射肋及褐、灰雙色參雜的放射斑紋。殼內面灰白色,身體肌痕顏色深褐色,殼外緣有一圈褐、灰雙色交替的不顯著色環。

生態環境:主要附著於潮間帶的岩礁上。

地理分布:台灣一帶海域、以及從中國的黃海、渤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數量相當豐富,曾被歸隸在ChiazacmeaAcmaea等屬中,雖然後面種名相同,也被視為同種異名。 

 

草蓆鐘螺Monodonta labio (Linnaeus, 1758)

                                      草蓆鐘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1.0mm,殼寬17.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單齒螺。

英文俗稱:Labio Monodon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鐘螺科Troch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短錐形,螺塔中等。殼表除了殼胚螺平滑外,其他的螺層都有多條橫向螺肋,螺肋的顏色是黑褐色及深綠色互相交替的紋路。整個殼看起來是黑褐色帶有深綠斑紋。殼口圓形,內面瓷白色,帶有真珠光澤;外唇有斜向溝痕,溝痕下方有多條斜向的刻紋,殼口前方有一大形缺刻。具有褐色的角質口蓋。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的岩礫區。

地理分布:台灣一帶海域、以及從中國黃海、一直到南中國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數量相當豐富。台灣曾經有紀錄的綠草蓆鐘螺Monodonta labio confusa Tapparone-Canefri (Tan, et al., 1986),應該屬於本種的殼色變種。 

 

臍孔鐘螺Omphalius nigerrima (Gmelin, 1791)

                                    臍孔鐘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0.0mm,殼寬21.0mm。

中文俗稱:青茵螺、凹螺、三角螺仔,Huang (1994)稱之為黑凹螺。

英文俗稱:Black Monodon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鐘螺科Trochidae。

外殼特徵:殼中小型,厚重,殼形呈三角錐形。殼表黑色或深褐色,上面有多條斜向刻痕。殼口完整,內面有真珠光澤,並有多條斜向的雕刻紋,前方有一不顯著的小缺刻。殼底面暗褐色,中央有一深而窄的臍孔。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的岩礫區。

地理分布:台灣海域一帶,以及從中國的福建、廣東沿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曾被歸隸於ChlorostomaTegula等屬中,雖然後面種名相同,也被視為同種異名。 

 

湯瑪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i (Grosse, 1863)

                                 湯瑪氏虫昌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6.0mm,殼寬9.0mm。

中文俗稱:美螺,Huang (1994)稱之為扥氏虫昌螺。

英文俗稱:Thomas’ Button Top。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鐘螺科Troch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為三角錐形,螺塔低。縫合線上有較深的螺紋,殼色變化很大。殼口完整,稍呈圓形。殼底面顏色變化也很多,無臍孔。

生態環境:潮間帶環境,中帶有泥質的砂底海灘。

地理分布:分布於台灣海域一帶、以及自中國的黃海及渤海海域均有分布。 

 

瘤珠螺Lunella granulata (Gmeln, 1791)

                                          瘤珠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7.0mm,殼寬21.0mm。

中文俗稱:珠螺,Huang (1994)稱之為粒花冠小月螺。

英文俗稱:Granulated Moon Turba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蠑螺科Turbinidae。

外殼特徵:殼型為一近圓球形的厚殼小型螺。殼表暗綠色,螺塔低平不顯著,各螺層均有較顯著的橫向粗結瘤顆粒排列,體螺層可多達4列;還有多排很細的小顆粒排列在粗結瘤中間。殼口完整,內面真珠光澤,殼底面中央有一小臍孔。具有半透鏡狀,圓形石灰質的口蓋。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到3公尺深的岩礫中。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 ,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到南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在部分地區還算相當普遍。Huang (1994)將同時產於中國東海的朝鮮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onata coreensis (Récluz)及粒花冠小月螺 Lunella coronata granulata (Gmelin)併列為同一種的兩個亞種,然而將這兩種視為兩個不同種似較合理-珠螺Lunella coronata (Gmelin)及瘤珠螺Lunella granulata (Gmelin)。 

 

  小石蜑螺Clithon oualaniensis (Lesson, 1831)

                                      小石蜑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1.0mm,殼寬7.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奧萊彩螺。

英文俗稱:Oualan Nerite。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蜑螺科Nerit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螺塔低平。殼表十分光滑,且有多種殼色及斑紋,殼表花紋變化很大。殼口無外唇齒,內唇滑層發達而平滑,內唇殼緣有大型的內唇齒,其上、下方有數枚較小的內唇齒。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的河口岩石上。

地理分布:分布於台灣一帶的沿海、以及中國廣東和海南的沿岸。

 

                                     大圓蜑螺Nerita chamaeleon (Linnaeus, 1758)

                                     大圓蜑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3.0mm,殼寬20.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矮獅蜑螺。

英文俗稱:Chameleon Nerite。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蜑螺科Neritidae。

外殼特徵:殼中小型,厚重。螺塔明顯,殼頂為黃褐色,但殼色變化很大。殼表具許多明顯的橫向螺肋,螺肋上面有許多顏色的斑紋及線條紋。殼口有多枚外唇齒,內唇滑層發達,同時具有滑層浮雕,內唇殼緣有大型的內唇齒。口蓋帶有深綠色,上面分布有小顆粒突起。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岩石上。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廣東到南沙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是相當普遍的種類。

 

                                    細粒玉黍螺Granulittorina exigua (Dunker, 1860)

                                    細粒玉黍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9.0mm,殼寬8.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粒結節濱螺。

英文俗稱:Exigua Periwinkle。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玉黍螺科Littorin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近乎球型,螺塔中等。殼表淺褐色,各螺層有細小顆粒的橫向排列,因而得名;在顆粒排列中間,還有更細的螺肋。殼口近乎圓形,內面為淺咖啡色。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岩礁上。

地理分布: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黃海、渤海一直到香港、南海海域。

備        註:Huang (1994)將本種稱為Nodilittorina (Nodilittorina) radiata (Eydoux et Souleyet)而視Litorina exiguaNodilittorina (Granulittorina) exiguaNodilittorina granularisLittorina granularisNodilittorina miliarisTectarius granularis等名稱為同種異名。

 

                                         波紋玉黍螺Littorina undulata (Gray, 1839)

                                         波紋玉黍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8.0mm,殼寬1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波紋濱螺。

英文俗稱:Undulate Periwinkle。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玉黍螺科Littorinidae。

外殼特徵:螺呈錐形,螺塔顯著。各螺層有很多很細的橫向螺肋排列,殼表灰色,但夾雜著黃橙色的斑紋。殼口完整,半圓形,外唇內面淺咖啡色,內唇面稍帶紫色。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岩石上。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分布於台灣一帶海域、以及中國較南方的香港、海南、西沙與南沙海域。

備        註:本種數量相當多。Huang (1994)將本種改隸於Littoraria (Littoraria)屬,而視Litorina columnaLittorina acuminataLittoraria undulata v. contractaLittoraria undulata v. sulcatulaLittorina undulata等名稱為同種異名。

 


 

顆粒玉黍螺Nodilittorina pyramidalis (Quay et Gaimard, 1833)

                          顆粒玉黍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1.0mm,殼寬7.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塔結節濱螺。

英文俗稱:Pyramid Periwinkle。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玉黍螺科Littorin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錐形。除殼頂為淺褐色外,殼表顏色為黑色,但散佈著微小的白色顆粒。體螺層還可見相當微細的橫向螺肋。殼口近圓形,內面深咖啡色。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岩石上。

地理分布:分布於台灣一帶海域、以及中國浙江以南沿海至香港、南海海域。

備        註:Huang (1994)將本種稱為Nodilittorina (Nodilittorina) trochides (Gray),而將Nodilittorina pyramidalisLittorina trochoidesTrochus nodulosusTurbo trochiformisLitorina rubraLitorina vilisLitorina malaccanaLitorina cecilleiLittorina moniliferaTectarius vilis等名稱是為同種異名。

 


                               珊瑚蟹守螺Chyeomorus coralium (Kiener, 1834)

                                   珊瑚蟹守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4.0mm,殼寬10.0mm。

 

中文俗稱:燒酒螺、鐵針螺。

英文俗稱:Coral Cerith。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蟹守螺科Cerithiidae。

外殼特徵:殼型長錐形,螺塔長而顯著。殼表為深褐色,每螺層有3條顆粒狀的橫向螺肋,下方2條顆粒螺肋間,還可發現一條較細的螺肋。殼口為水滴狀,有一粗短的前水管溝。

生態環境:棲息於沿海淺水區或河口的沙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台灣的西部河口區、或泥沙海岸的內灣,日本以南到中國大陸沿海,均可發現。

 


                              巨車輪螺Architectonica maxima (Philippi, 1849)

                                   巨車輪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4.0mm,殼寬48.0mm。

 

中文俗稱:大輪螺。Huang (1994)稱之為大輪螺。

英文俗稱:Giant Sundial。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車輪螺科Architectonicidae。

外殼特徵:殼低圓錐形,螺塔中等,由殼頂觀之狀似車輪,因而得名。殼色為淺咖啡色,每螺層的沿近縫合處下方,有一凹溝,沿此凹溝上方為深咖啡色螺紋;下方在體螺層為深咖啡與淺咖啡交錯螺紋,但在以上的螺層,則變為深咖啡的螺紋色帶。體螺層下方還有2條深咖啡與淺咖啡交替的的微浮起的橫向螺肋與色帶,兩色帶間,還有一更細螺肋。每個螺層均有排列整齊的斜向彫刻線。殼底的周緣,也有咖啡色與淺咖啡色交替的色帶與突出螺肋。臍孔很寬,也很深,沿臍孔周圍,有兩條凹溝,凹溝中央的突起有缺刻;沿臍孔邊緣,有更明顯的的長缺刻。具有深褐色的角質口蓋。

生態環境:潮下帶的10到50公尺水深的砂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普遍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廣東、海南海域。

備        註:本科也曾被改隸於異腹足目(Heterogastropoda)。

 


 

綺螄螺Epitonium scalare (Linnaeus, 1758)

                                       綺螄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52.0mm,殼寬32.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梯螺。

英文俗稱:Precious Wentletrap。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海螄螺科Epitoniidae。

外殼特徵:螺殼錐形,螺塔中等。殼色為乳白色,每一螺層區隔明顯,而每螺層均有顯著的10條左右的白色縱向螺肋排列,這是本種相當顯著的特徵。殼口稍成圓形,具有薄而少螺旋的褐色角質口蓋。

生態環境:通常棲息於潮下帶的沙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日本到西南太平洋海域的亞潮帶到近30公尺深的海域、台灣的高雄的中洲及屏東東港一帶的西南部海域常可發現,中國的廣東及海南海域也發現有分布。

備        註:在有些地區是普遍的種類,Epitonium pretiosum minor Lamarck是同種異名,本科曾被改隸於異腹足目(Heterogastropoda)。

 


 

薄殼玉螺Polinices vesicalis (Philippi,1848)

                                        薄殼玉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8.0mm,殼寬2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扁玉螺。

英文俗稱:Bladder Moo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玉螺科Naticidae。

外殼特徵:殼呈扁橢圓形,螺塔低平,體螺層大而顯著,殼色為淺黃褐色,近殼頂顏色較深。殼口大而呈半圓形,內面淺褐色,殼底面中央有一深臍孔,滑層淺咖啡色,殼口內緣亦為淺咖啡色。口蓋為黃褐色的角質。

生態環境:從潮間帶以下,一直到潮下帶水深100公尺的海域,均有分布。

地理分布:產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台灣海域、以及中國的黃海、渤海以南到中國南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Abbott and Dance (1983)認為Polinices didyma (Roeding, 1798)的同種異名是 Polinices bicolor Philippi 和 Polinices vesicalis Philippi,而Natica didyma bicolor Philippi也是本種的同種異名。本種也是相當普遍的種類。

 


 

黑唇玉螺Polinices melanostomus (Gmelin, 1791)

                                   黑唇玉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6.0mm,殼寬2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廣口乳玉螺。

英文俗稱:Black-mouth Moo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玉螺科Naticidae。

外殼特徵:殼呈長橢圓形,螺塔不高,體螺層大而顯著,殼色為淺黃褐色,近殼頂顏色較深。殼口大而呈半圓形,內面淺褐色,殼底面中央有一深臍孔,滑層深咖啡色,殼口內緣亦為深咖啡色。口蓋為黃褐色的角質。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下帶的淺海沙泥地環境。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峽一帶海域、及中國海南海域。

備        註:Polinices opaca Récluz和Polinices succineoides Reeve都是本種之同種異名。Huang (1994)稱本種為Polinices melanostomoides,而視Polinices melanostom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斑帶鬘螺Phalium bisulcatum (Schubert et Wagner, 1829)

                           斑帶鬘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62.0mm,殼寬42.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雙溝鬘螺。

英文俗稱:Japanese Bonne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唐冠螺科Cassidae。

外殼特徵:殼呈胖的卵圓形,螺塔中等。體螺層以上的螺層縱向肋及橫向肋相當明顯,但是體螺層上面有20條左右的白色橫紋,下面5-6條的白橫紋凹陷成溝狀。殼表為咖啡色與灰白色交替的縱向條紋。由殼頂方向看,有3條顯著的縱肋互成120度。殼口長葉形,外唇有20-25條突起線條,內唇上方有10條左右的淺溝,下方則有10條左右的突起線條,前水管粗短,無後水管。

生態環境:棲息於離岸到潮下帶較深海的環境。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和南中國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為普遍的種類。Huang (1994)稱Semicassis pilaSemicassis japonicaPhalium (Semicassis) bisulcatumPhalium persimilis等名稱為本種的同種異名。

 

 

條紋鬘螺Phalium flammiferum (Roeding, 1798)

                                   條紋鬘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75.0mm,殼寬48.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溝紋鬘螺。

英文俗稱:Striped Bonne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唐冠螺科Cassidae。

外殼特徵:殼呈胖的卵圓形,螺塔中等。殼表散佈著規則排列的方塊褐色斑,體螺層有4-5橫排塊斑,而其他螺層只有一排。由殼頂方向看,沒有顯著的縱肋。殼口長葉形,外唇有20-25條突起線條,內唇有20-25條左右的淺溝,前水管粗短,無後水管。

生態環境:離岸到低潮線以下水深100公尺的環境,均有棲息。

地理分布:從日本以南,台灣海峽到中國東海及南海海域均有分布,為相當普遍的種類。

備        註:本種的同種異名為Phalium strigatum Gmelin。Huang (1994)稱本種為Phalium strigatum strigatum (Gmelin),反而視Phalium flammiferum為同種異名。

 

                                        大枇杷螺Ficus gracilis (Linnaeus, 1758)

                                         大枇杷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90.0mm,殼寬42.0mm。

 

中文俗稱:枇杷螺、琵琶螺、胡瓜螺、酸螺。Huang (1994)稱之為長琵琶螺。

英文俗稱:Graceful Fig Shell。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枇杷螺科Ficidae。

外殼特徵:貝殼外形因酷似枇杷,故又被稱為枇杷螺或胡瓜螺。螺塔稍高但不明顯,體螺層相當龐大。殼表有多條淺突出的橫向螺肋,螺肋間還有細小的縱向肋,殼表散佈有黃褐色與灰白色相間的縱向紋。殼口長形,前水管發達而長形。

生態環境:離岸到水深100公尺的環境均有棲息。

地理分布:亞洲的東部海域均有分布。台灣海峽海域,以及中國的東海及南海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的同種異名為Ficus dussumieri Chenu。有的地方相當普遍。

 

美珠翼法螺Gyrineum natator (Roeding, 1798)

                                    美珠翼法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30.0mm,殼寬19.0mm。

 

中文俗稱:翼法螺。

英文俗稱:Tuberculate Gyre Trito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法螺科Ranellidae。

外殼特徵:殼呈扁紡錘形,螺塔高,殼頂前3層平滑,以下的螺層均有規則深褐色結瘤排列,中央兩排結瘤較為靠近。殼兩側有明顯突出如短翼狀的縱向肋,上面有四條左右的粗橫肋,其間亦有小肋,上面有白、褐雙色相間的斑紋。殼口圓形,無後水管,但具粗短顯著的前水管。

生態環境:通常棲息於淺海海域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

備        註:Cymatiidae曾被用做法螺科的英文科名。本種相當普遍,本種的同種異名為Gyrineum tuberculata Broderip。

 


                                        果粒蛙螺Bursa granularis (Roeding, 1798)

                                        果粒蛙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44.0mm,殼寬28.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粒蛙螺。

英文俗稱:Granulate Frog Shell。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蛙螺科Bursidae。

外殼特徵:殼呈扁紡錘形,螺塔高,黃褐色的殼表有相當明顯的橫向有如果粒狀的結瘤排列,在中央的1-2排結瘤明顯而突出。殼的兩側有相當粗壯的縱向肋,上面有相對應於橫向結瘤的顆粒橫螺肋,每螺層有三條較顯著小顆粒橫肋。殼口乳黃色,外唇有10枚左右的突起顆粒,內唇有20條以上的突起細線條,前、後水管均相當明顯。

生態環境:從潮間帶到水深20公尺的淺海或更深的水域。

地理分布:本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和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也產於台灣海域、以及中國的廣東、海南、西沙與南沙海域一帶。

備        註:本種的同種異名為Bursa corrugataBursa cubaniana Orbigny。


 

華南骨螺Murex aduncospinosus Sowerby, 1841

                                    華南骨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76.0mm,殼寬49.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鉤棘骨螺。

英文俗稱:Bent-spined Murex。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

外殼特徵:殼呈錐形,但其前水管甚長。殼色為黃褐色,殼表有多條橫向螺肋,同時也有縱向螺肋,因此兩螺肋交會處,常呈較粗的突起。由殼頂觀之,有三排發達的尖刺,互相排列成120度。殼口稍呈橢圓,具有深褐色多同心圓輪紋的口蓋。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潮下帶的沙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亞洲的東南部海域,以菲律賓海域最多。本種也分布於台灣海域、以及中國浙江以南的沿海海域。

備        註:本種並不多見。

 

 

白千手螺Chicoreus cnissodus (Euthyme, 1889)

                                    白千手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89.0mm,殼寬52.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白棘螺。

英文俗稱:Smelly Murex。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始腹足目Neo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

外殼特徵:殼中大型,螺塔高。殼表灰白色,但帶有多條褐色的橫螺紋。殼表有多條橫向螺肋,各螺肋間有2-3條更細的橫螺肋。殼表上還有6條粗壯的縱向螺肋突起,從殼頂觀察,有3條最粗的縱向螺肋,互相排列成120度,這3條縱向螺肋,再長出多枚長短不一,分枝各異的棘刺,這就是千手螺名稱的由來。殼口近圓形,外唇邊緣形成缺刻皺褶,後水管形成一小缺刻,但前水管細長而彎曲。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下帶的淺海珊瑚礁環境。

地理分布:日本到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西太平洋海域,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峽海域。

備        註:Chicoreus oligocanth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本種不太普遍。

 


 

         台灣鳳螺Babylonia formosae (Sowerby, 1866)      

台灣鳳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41.0mm,殼寬24.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台灣東風螺。

英文俗稱:Taiwan Babylo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峨螺科Buccinidae。

外殼特徵:貝殼形狀呈較圓的紡錘形,螺塔高,螺層相當明顯,呈階梯狀。殼輕薄,殼表黃褐色,帶有不規則的咖啡色塊斑,表面有殼皮,略呈光滑,有一深臍孔。殼口成卵圓形,內面瓷白色,口蓋為葉狀角質構造,上有偏向前端較粗糙同圓心的生長螺紋。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潮下帶的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以台灣海峽海域為主要產區。

備        註:全世界的鳳螺屬(Babylonia)近乎20種,台灣海峽產有6種,以台灣鳳螺象牙鳳螺(Babylonia areolata)及波部鳳螺(Babylonia formosae habei)等三種,產量較多,也較具經濟及價值。

 


 

霧花鳳螺Babylonia lutosa (Lamarck, 1822)

                                       霧花鳳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59.0mm,殼寬34.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泥東風螺。

英文俗稱:Lutose Babylon。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峨螺科Buccinidae。

外殼特徵:貝殼形狀呈較長的紡錘形,螺塔高,螺層相當明顯,呈階梯狀。殼較厚重,殼表深褐色,帶有不規則的咖啡色塊斑,表面有殼皮,略呈粗糙,有一深臍孔。殼口成卵圓形,內面瓷白色,口蓋為葉狀角質構造,上有偏向前端較光滑同圓心的生長螺紋。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潮下帶的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亞洲的東部海域。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及南海海域均有分布。

備        註:本種相當普遍,但產量沒有台灣鳳螺多。

 


 

焦黃峨螺Cantharus fumosus (Dillwyn, 1817)

                                      焦黃峨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8.0mm,殼寬16.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小黃峨螺。

英文俗稱:Smoky Goblet。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峨螺科Buccinidae。

外殼特徵:殼短紡錘形,螺塔不很高,各螺層具有顯著突出的10條左右的縱肋,其上亦具有4條左右的突出板狀的橫螺肋,這些橫螺肋在縱肋處更為顯著,而突出呈三角板狀。殼為淺黃褐色,但在縱肋處為深咖啡。殼口內外唇為黃色環,內面有10-12枚左右的齒狀缺刻,具有粗短的前水管,臍孔不明顯。

生態環境:通常棲息於淺海海域。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本種集中分布於台灣、澎湖一帶海域。

備        註:本種的同種異名為Cantharus proteus Reeve。Huang (1994)稱本種為Pollia fumosus (Dillwyn)而視Cantharus (Pollia) fumosus為其同種異名,本種並不相當普遍。

 


 

木賊峨螺Phos senticosus (Linnaeus, 1758)

                                        木賊峨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44.0mm,殼寬2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亮螺。

英文俗稱:Common Pacific Phos。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峨螺科Buccinidae。

外殼特徵:殼長紡錘形,螺塔高,各螺層具有顯著突出的10條左右的縱肋,其上亦具有8-10條左右的突出板狀的橫螺肋,這些橫螺肋在縱肋處更為顯著,而突出呈三角粗刺狀。殼為淺咖啡色,但在縫合處有較深咖啡的色環。殼口為內面有14條左右的刻紋,具有粗短的前水管,臍孔不明顯,口蓋為黃褐色角質狀。

生態環境:棲息於潮間帶的砂質海域,到低潮線以下十餘公尺水深的泥灘。

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本種分布於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備        註:本種還算相當普遍。

 


 

香螺Hemifusus tuba (Gmelin, 1791)

                                             香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74.0mm,殼寬73.0mm。

 

中文俗稱:響螺、角螺、天狗螺,Huang (1994)稱之為管角螺。

英文俗稱:Tuba False Fusus。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香螺科Melongenidae。

外殼特徵:殼呈長錐形,螺塔高,螺層大而長。整個殼覆蓋著黃褐色絨毛狀的殼皮,去除殼皮之後的殼色為黃乳白色。每個螺層有多條橫向螺肋,各螺肋間還有多條細螺肋,在各螺層中央有一相當顯著的三角形棘刺狀突起排列,越到體螺層越顯著。殼口長葉形,外唇有螺肋缺刻排列,內唇平滑,前水管長而發達,具有褐色長葉形的角質口蓋。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溫帶及熱帶潮下帶的砂泥質海域,為肉食或腐食性貝類。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海域。本種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備        註:本種相當普遍,亦為相當重要的經濟性貝類。

 

 

粗肋織紋螺Nassarius nodiferus (Powys, 1835)

                                     粗肋織紋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33.0mm,殼寬19.0mm。

 

中文俗稱:織紋螺

英文俗稱:Ribbed Nassa。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織紋螺科Nassariidae。

外殼特徵:殼中小型,錐形,螺塔顯著,螺層肩部相當明顯。殼為橄欖色,但每一螺層中央有一條白色螺紋。每螺層由18-22條縱向粗螺肋所排列而成,在縫合處則形成一結瘤。殼口橢圓形,外殼緣為乳白色,內面有13-14條雕刻線,內唇滑層發達,有前、後水管。

生態環境:從潮間帶一直到水深40公尺的海域。

地理分布: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黃海、渤海和南海海域。

備        註:NassaNassarius織紋螺屬的異名。

 


 

黑線織紋螺Reticunassa fratercula Dunker, 1860

                                   黑線織紋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18.0mm,殼寬9.0mm。

 

中文俗稱:織紋螺。

英文俗稱:Straight Nassa。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織紋螺科Nassari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螺塔中等。螺殼灰綠色,每螺層有兩條深褐色的橫向螺紋線,每螺層有10-11條左右的縱向顆粒狀的螺肋排列。殼口略呈橢圓,外唇內面褐色,有4條彫刻線,內唇乳白色,前水管明顯,後水管為一凹陷,但不明顯。

生態環境:從潮間帶的沙泥灘環境。

地理分布: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黃海、渤海和南海海域。


 

細紋織紋螺Varicinassa variciferus A. Adams, 1852

                                 細紋織紋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9.0mm,殼寬15.0mm。

 

中文俗稱:織紋螺,Huang (1994)稱之為縱肋織紋螺。

英文俗稱:Varix Nassa。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織紋螺科Nassariidae。

外殼特徵:殼小型,錐形,螺塔顯著,螺層肩部相當明顯。殼為淺橄欖色。每螺層由22-24條縱向細螺肋所排列而成,在縫合處則形成一結瘤,螺肋間還有橫向的細雕刻線,越到體螺層的前方,橫向螺線越明顯,而在交叉處形成結瘤。殼口橢圓形,外殼緣為乳白色,內面有13-14條雕刻線,內唇滑層發達,有前、後水管。

生態環境:從潮間帶一直到水深40公尺的海域。

地理分布: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黃海、渤海和南海海域。

備        註:Huang (1994)稱Nassa variciferaNassarius variciferus為本種的同種異名。


 

環珠捲管螺Turricula nelliae spurius (Hedley, 1922)

                               環珠捲管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29.0mm,殼寬1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假奈擬塔螺。

英文俗稱:Necklace Turrid。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捲管螺科Turridae。

外殼特徵:殼呈長錐形,螺塔顯著。殼色為黃褐色。每螺層的縫合線下方為橫向螺肋,其下方到肩部有多條很細的彫刻螺線,肩部有顆粒狀的結瘤排列,肩部以下則為顆粒狀的螺肋排列。殼口後方缺刻不明顯,但是前水管很長。

生態環境:本種主要棲息於潮下帶的環境。

地理分布:本種分布於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櫛筍螺Duplicaria dussumieri (Kiener, 1839)

                                      櫛筍螺

左-殼背面觀,右-殼口面觀,殼長75.0mm,殼寬15.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白帶筍螺。

英文俗稱:Comb Auger。

分類地位:腹足綱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筍螺科Terebridae。

外殼特徵:殼形相當修長。殼色為深咖啡色,在每螺層的沿縫合線上方,有一白色螺線此白色螺線一直延伸到體螺層的下方三分之一處。殼表佈滿縱向螺肋,縱向螺肋分為兩部分,縫合線下方的縱肋較短,而縫合線上方的縱肋長度有2-3倍長。殼口長葉形,具粗短的前水管,無後水管。

生態環境:本種棲息於低潮線以下的砂底環境。

地理分布:本種分布於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的黃海、渤海一直到南海海域。

備        註:Huang (1994)稱本種為Terebra (Noditerebra) dussumieri Kiener而以Duplicaria dussumieri為本種的同種異名。

 


                                       球毛蚶Potiarca pilula (Reeve, 1843)

                                       球毛蚶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23.0mm,殼高25.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球蚶。

英文俗稱:Pilula Ark。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絲鰓目Filibranchia,魁蛤科Arcidae。

外殼特徵:雙殼閉合時呈球形,殼頂略偏向前方。殼上覆蓋深褐色長絨毛狀的殼皮,上有26條的放射肋,肋上有細小顆粒排列。兩殼頂間有黑色菱形的外韌帶。殼內面瓷白色,鉸齒板區有34枚左右的細小鉸齒排列,殼緣有25枚左右的放射狀的缺刻,外套線不明顯,前、後閉殼肌痕小形而不明顯。

生態環境:本種主要棲息於潮下帶水深10-15公尺的沙泥底環境。

地理分布:本種分布於台灣海域一帶、以及中國的廣東、海南和南海海域。

備        註:本種曾被隸屬於Arca魁蛤屬。

 

 

高貴海扇蛤Chlamys nobilis (Reeve, 1852)

                                       高貴海扇蛤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84.0mm,殼高87.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華貴櫛孔扇貝。

英文俗稱:Noble Scallop。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絲鰓目Filibranchia,海扇蛤科Pectinidae。

外殼特徵:雙殼閉合時呈圓扇形,因而得名,雙殼同形。有多種殼色,如黃、橙、紫等顏色。殼頂兩側有不同形的前、後殼耳。殼上有30-35條突起的放射肋,前、後殼耳也有-10條左右的放射肋,這些放射肋都排列有整排的突起鱗片,越到殼緣越顯著。殼內面顏色是依殼色而變化,殼頂中央有內韌帶窩,內有內韌帶。殼緣有20枚左右的放射狀缺刻,一直延伸到殼頂,鉸齒不明顯,後閉殼肌痕大而圓形,略偏後方。

生態環境:離岸到潮下帶水深20-150公尺的海域。

地理分布:日本以南的西太平洋海域。本種產於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自廈門以南,一直到南沙群島的海域。

備        註:有的地方相當普遍,本種有很多的殼色,如黃、紫、橙等,相當鮮豔。Abbott and Dance (1983)稱本種為Chlamys senatoria nobilis (Reeve, 1852)。


 

方形馬珂蛤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 1854

                                     方形馬珂蛤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30.0mm,殼高28.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四角蛤蜊。

英文俗稱:Quadrate Mactra。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馬珂蛤科Mactridae。

外殼特徵:雙殼閉合時呈扁球形,因前、後殼端較寬,因此側看為四方形,因而得名。殼表白色,在殼頂及邊緣稍帶黃色,殼表光滑,但在殼腹緣的成長輪明顯粗糙。殼內面瓷白色,前、後側鉸齒呈薄板狀,鉸齒板區的中央處,有內韌帶窩。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潮下帶的沙泥灘。

地理分布:本種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峽一帶、以及中國的大部分沿岸海域。

備        註:Mactra quadriangularis為本種的同種異名。

 


 

台灣環簾蛤Katelysia hiantina (Lamarck, 1818)

                                    台灣環簾蛤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37.0mm,殼高3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裂紋格特蛤。

英文俗稱:Hiant Venus。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簾蛤科Veneridae。

外殼特徵:雙殼閉合時呈扁卵圓形,殼前端短圓,而後端稍呈方形,殼頂偏向前方。小月面及盾面均不清晰,殼色彩變化很大。殼因成長輪明顯粗糙而不光滑,殼表通常有2-3條褐色的放射斑紋。殼內面稍帶紫色,具有簾蛤科標準的鉸齒型,套線彎明顯而深入。

生態環境:本種主要棲息於潮間帶,略帶泥質的沙灘。

地理分布:從非洲的東部海域,一直向西分布到澳洲海域。本種產於台灣海域、以及廈門、廣東、香港和海南等海域。

備        註:本種為相當普遍的種類,Abbott and Dance (1983)和Huang (1994)稱本種為Marcia hiantina (Lamarck, 1818),本種的同種異名有Katelysia rimularis Lamarck、Katelysia flammiculata Lamarck、Katelysia luzonica Sowerby、Katelysia eugibba

 

                            奶油蛋糕簾蛤Placamen chlorotica (Philippi, 1849)

                                  奶油蛋糕簾蛤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21.0mm,殼高21.0mm。

 

中文俗稱:Huang (1994)稱之為。

英文俗稱:Flowery Venus。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簾蛤科Veneridae。

外殼特徵:雙殼閉合呈扁圓形,殼表乳白色,殼頂偏向前端。殼表上面有10-12條突出呈板狀的成長輪,宛如蛋糕,因而得名。殼內面亦為乳白色,後腹緣處有一深褐斑,腹緣有很多細小的缺刻,具有簾蛤科標準的鉸齒,有前、後閉殼肌痕。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於淺海海灣的環境。

地理分布: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海域,較集中於菲律賓到印尼海域。

備        註:本種不是很普遍,Abbott and Dance (1983)稱本種為Clausinella chlorotica (Philippi, 1849)。

 


 

 公代Laternula marilina (Valenciennes, 1860)

                                      公代

左-殼表面觀,右-殼內面觀,殼長45.0mm,殼高23.0mm。

 

中文俗稱:薄殼蛤、鴨嘴蛤。Huang (1994)稱之為渤海鴨嘴蛤。

英文俗稱:Duck Latern Clam。

分類地位: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薄殼蛤科Laternulidae。

外殼特徵:殼呈橢圓形,殼為半透明的乳白色,薄而易碎。殼的周緣為棕褐色,殼表有微細的成長輪。殼後端無法閉合,由此處伸出一條出、入水管。殼內面與殼表一樣亦為乳白色,具有內韌帶。殼的內面還有自殼頂向腹緣的中央及後端的方向延伸出來一V字型的小隔板。

生態環境:生長在潮間帶至淺海20公尺深的泥底,將身體埋入泥中,以過濾水中的微小生物維生。

地理分布:分布自中國的遼寧,一直到廣西的潮間帶至淺海的泥底(Huang, 1994),台灣的西部海岸均有分布,而以新竹到鹿港的泥灘居多。

備        註:Laternula pechliensis為本種的同種異名。台灣的薄殼蛤科紀錄一屬三種(Kuroda, 1941),Wu(1980)則增加為一屬五種,其中以本種Laternula marilina (Valenciennes, 1860)較為重要,通常以薑絲煮湯為主,以往作為雞、鴨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