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試所放流自行育成三棘鱟苗30萬尾
  • 發布單位: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為復育周邊海域漁業資源,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已於8月12日起至18日,在金門各主要稚鱟棲息的潮間帶放流1至2齡的三棘鱟苗30萬尾。
  今年持續受疫情影響,無法藉由辦理活動的方式,邀請熱心生態保育人士及學生來參與這項有意義的工作,改由水試所同仁自行放流育成1至2齡的三棘鱟苗,用以彌補自然的生產力不足,仍期盼藉由媒體及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傳達,讓更多人了解鱟、愛護鱟,達到生態教育宣導之效。
  水試所今年三棘鱟苗放流工作,自8月12日起於烏沙頭海岸放流3萬尾、南山海岸2萬尾、北山海岸3萬尾,8月13日於洋山海岸放流3萬尾、瓊林海岸放流2萬尾、西園海岸放流3萬尾,8月17日於烈嶼上林海岸及貓公石海岸各放流3萬尾,8月18日於金城南門雄獅堡海岸及建功嶼海岸各放流4萬尾,以上合計數量共放流三棘鱟苗30萬尾。
  鱟曾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海岸,棲地受環境的變遷,鱟在台灣本島已屬少見,僅剩金門與澎湖在野外還能發現其蹤跡,特別是金門,位處九龍江口,河海交界水域營養鹽豐富,成為許多海洋生物的優良孵育場所,擁有豐富海洋生物資源,尤其是西、北海域潮間帶棲地,因底質屬泥灘地,更是鱟在金門的優良生長繁殖場所。
  鱟為地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也是地區發展生態旅遊要角之一,「生態」在金門的觀光資源裡舉足輕重,而鱟在金門的生態上更是環境良好的重要指標,縣政府與水試所在稚鱟繁殖、成鱟保育、海洋環境教育持續努力,並定期進行潮間帶稚鱟分佈與族群量調查及長期追蹤監測掌握族群動態,鱟能在金門繼續守候,讓金門生態永續發展。
  鱟為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其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在四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與二億年前演化為現今型式,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由於外型像鋼盔,且雌雄成對接岸出現,故有「鋼盔魚」、「鴛鴦魚」與「夫妻魚」之稱。

  • 點閱次數:128
  • 上版日期:110-08-23